如果你打算去印度旅游的话,一定不要错过印度梵尘斋普尔。这座有着“红粉之城”美誉的城市,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西南方向250公里处,是沙漠之邦拉贾斯坦邦的首府,和新德里、阿格拉一起被称为印度旅游的“金三角”。
关于印度梵尘斋普尔“红粉之城”的由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为了迎接当时还是威尔士亲王的爱德华七世的大驾光临,当地王公下令将当地的建筑物都漆成了粉红色,因为在拉齐普特人的文化中,粉红色代表着热情好客。一说是城邦的建立者为了美观起见而下令的。不论究竟出于何种原因,明艳亮丽的粉红色已经成为了斋普尔的名片,如同最名贵的玫瑰一般的颜色,给了它另一个甜蜜的名字——“玫瑰城”。
印度梵尘斋普尔三面环山,山中林木葱茏,常有珍禽异兽出没。高大肃穆的城墙和笔直开阔的街道相依相偎,雕梁画栋的古堡和线条简洁的大厦相映生辉,慢慢悠悠的牛车和豪华气派的轿车穿梭往来,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彼此交融,和谐共存,加上无处不在的粉红色,仿佛一千零一夜的童话世界。
风宫是斋普尔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建于18世纪,顶部由一个个圆顶相连而成,远远望去,犹如一座粉红色的山丘。风宫虽名为“宫”,本质上却只是一面“墙”,在这面墙上密密麻麻布满了953扇窗户。这些窗户是用红砂石镂空而成,每一扇都呈半个八角形,华丽繁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经过精心设计,风能够通过这些窗户吹遍宫中的每个角落,若遇狂风吹袭,只需将门窗全部打开,风就会对窗而过,从而使建筑物本身免于冲击。除此之外,风宫还有一个重要功能——透过这些窗户,皇宫里的贵妇们可以窥见宫外的花花世界,而又不至抛头露面。风宫镶嵌着许多玻璃,每当皓月当空,整座风宫闪闪发亮犹如繁星万点,月色如织,故而又被称为“月宫”。
位于印度梵尘斋普尔城郊的一座小山上,有一个由乳白、浅黄、玫瑰红和纯白色石料建造的城堡,这就是琥珀堡,始建于1592年,曾是斋普尔的古都。在琥珀堡林立的各个不同时期的宫殿中,最为著名的要数镜宫。镜宫的墙壁上嵌有无数玻璃和彩色宝石,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流光溢彩;夜晚燃起烛火,经过镜面层层反射,犹如漫天流萤,时分奇妙。
出了斋普尔旧城往东北8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眼湖水,名碧丘拉湖,湖中央有一座白色的圣殿,就是著名的水上皇宫,这是16世纪时,当时的君主为了避暑而建造的行宫。宫殿四面环水,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如一朵白莲静静卧于水面。遗憾的是这座宫殿不对游客开放,只可远望,不可近观。
印度梵尘斋普尔是一座富有诗意,充满音符的热闹城市。这里到处充满了粉色,不论屋顶、墙壁,甚至女性的纱丽,通通都是粉色。漫步街头,到处是一片的热闹景象:从容不迫的人力三轮车在人群中穿梭、永远嗡嗡作响的机动三轮车时刻在寻找着猎物、公共汽车躲闪着闲逛的骆驼、无忧无虑的牛群在街头自在快活、小商贩的吆喝声音不绝于耳、骑车顽童在追跑打闹、工匠们在棚子里敲敲打打,这一切一切组成了一首嘈杂的打击乐,在斋普尔无时不刻地演奏着。
斋浦尔还是有和其他印度城市相通的地方,那就是一座城就是一个动物乐园。屋顶墙头上坐着一大群恒河猕猴是它们,大清早在酒店的屋顶上晨练,不过它们大概都吃饱了,正互相帮助整理毛发。十字路口,白母猪领着一群粉嘟嘟的小猪崽,在垃圾堆旁和几只鸡争食。街中心,骆驼伸着长长的脖子,一步三摇地走过,后面跟着纹面的沙漠部落民。还有一双牛角漆成红色的白牛,拉着一车浅棕色带粉红条纹的陶罐驶过,当时一下就奇怪了,不是说牛都是圣牛吗,就算不供在庙里,也应该自由自在地在大街上闲逛啊,咋还要干活?奶茶店的老板言简意赅:“谁让它们是公牛呢?应该干活的。”至于彩画了额头的大象和没事就开屏的野孔雀,城中也不少见。
看着粉红之城四个字,会让人联想起姣美的女性。其实粉红之城只是JAIPUR的旧城区,城区外围的建筑物都粉刷成粉红色,里面的房屋就不是了。每次迷茫的时候,都会看见美女出现,而且都定格在黄昏时段:德里傍晚豪华车中的年轻太太,性爱神庙黄昏里眼神对话的黑衣twins,粉红城日落前被上天遗弃的美人乞丐。种种迹象表明,印度的黄昏,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