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红色革命的摇篮,这里发生过多次战争,遗落在江西各地的战争遗迹更是数不胜数。现在就为大家整理了遗落在江西各地的战争遗迹,回想当年,这片红色的土地,孕育了革命所需的一切。
永丰县战斗遗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部县域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30年3月,成立永丰县苏维埃政府。1946年12月,我军北上,国民党军队在后面追击,我军10纵队84团3营的一个连,担任阻击任务抗击数十倍于我的敌人进攻,不幸全部壮烈牺牲。为了纪念他们,1976年在烈士们牺牲的地方建立了这个纪念塔。1931年,境内三坊乡属公略县苏维埃政府管辖。1933年8月,境内苏区以瑶岭为界,分为永丰、龙冈两县。1934年10月,永丰、龙冈两县合并为永龙县,均属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管辖。1934年,红军长征后,苏区被国民党政府军占领,辖地复原,仍属第三行政区至民国末。
赣县“永固楼”
位于赣县王母渡后山上的国民党碉堡“永固楼”,因其为红军长征突破的第一道防线上的国民党碉堡、长征线上保存最完整的国民党碉堡而著名。它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保存最完好的碉堡。据当地村民介绍,永固楼能保存到今天,除了它的地势较高,建筑质量较好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王母渡靠近赣州,经常遭到日军的轰炸,永固楼又成为监视日军飞机的防空台,当时还真的救了好多人的性命。正因为这样,后来在历次运动中永固楼才没有被拆除。永固楼属典型的碉堡建筑,全部采用砖木结构,正面有“永固楼”三个字,整个建筑成四边形,共三层,一、二层四周都是射击孔,孔外边小里边大,第三层是垛墙,机枪托磨过的痕迹依稀可见。站在楼顶,桃江两岸尽收眼底。
万家岭战役遗址
日军第11军司令长官冈村宁茨于7月27日命第106师团、101师团共六个联队沿南浔铁路攻击前进,向德安进犯。日军第106师团奉冈村宁次命令,意图从万家岭一带传插,被薛岳发现,组织兵力包围。这是抗战剧中最熟悉的场景,往往也是日本鬼子进军的画面。冈村宁次后命令第27师团接应第106师团,然而被中国军队阻击。国民革命军成功围歼第106师团大部,只有约1700人逃逸。1938年10月13日,中国军队撤出战场。此次战役是抗日以来第一次全歼整个日本师团。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战役为:“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大柏地战斗旧址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率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从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2月10日到达瑞金大柏地,利用有利地形,亲自部署指挥红四军在此伏击并消灭了尾追之敌刘士毅部,俘虏敌团长萧致平,歼敌800余人,缴枪800余支,为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后首次大捷。前村(原名杏坑村)刘尔津的一幢有百余年历史的民房墙壁上,至今还留下清晰可见的弹洞。红四军大柏地战斗旧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市区象湖镇北30公里大柏地、杏坑村一带,是瑞金通往宁都必经之地,四面环山,地形险要。
井冈山黄洋界哨所
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主要有五大哨口。黄洋界是茨坪北面的要隘,坡陡路狭,地势险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后,把黄洋界作为重要设防五大哨口(朱砂冲、黄洋界、双马石、八面山、桐木岭)之一,兴修了工事。1928年8月3日,汀赣两省国民党军队趁我红军主力远去汀南、根据地兵力不足之际,组织了四个团分两路时攻黄洋界哨口,企图占领井冈山。红四军三十一团以不足两上连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次冲锋后,从茨坪军械处抬来一门刚修好的迫击炮。在只有三发炮弹,前两发又没有炸响的情况下,第三发炮弹命中敌人的山下指挥部。敌人以为我军主力归来,慌乱中连夜退逃,红军终于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黄洋界烟雨,站在最高处,浩瀚云海。
万安古城墙
万安古城墙位于万安县城西南沿江路。万安自宋代(1071年)改镇设县后,便开始修城池,用土筑城墙。元代土城已初具规模,周围长1.5公里。1927年冬至1928年春震惊中外的“万安暴动”就是从五云门攻入县城取得胜利,建立了江西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1927年11月19日,万安农军和革命群众2.5万余人第一次攻打万安县城。20日,农军毙伤敌军100余人,相持几日未能破城,主动撤出战斗。12月24日,万安农军第二次攻打万安县城,因敌闭门死守,装备相差悬殊,缺乏攻城经验,未能取胜。一周后,终因火药供应不上,加上敌军增兵百余人,第三次攻城再度失败。1928年1月8日,第四次攻打万安县城。万安县委吸取前三次攻城的经验教训,加强了攻城的力量,增调良口农军为第四纵队,主攻南门。驻城守敌刘士毅1个团和工兵连,慌忙分水陆两路向赣州逃窜,农军胜利占领万安县城。第二天,成立了万安县苏维埃政府。
那些逝去的峥嵘岁月,当下的我们过着太平享乐的生活却不曾记起往昔的年代。这些遗落在江西各地的战争遗迹,没有美丽的风光山川河流,却留下了革命烈士们的鲜血。如果你热爱历史,喜欢了解中国抗争年代的光辉岁月,这些地方是能让你感受时光倒流现场的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