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一首《正气歌》,让人不禁叹服于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与民族气节。小编疑惑的是,究竟是怎样的土地,才能孕育出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呢?和小编一起到文天祥故里——富田村寻找答案吧!
文天祥故里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东南部的富田村,坐落于青翠的天马山下。一条富水河穿村而过,灌溉出肥沃的土地,村子因此而得名“富田”。南宋绍兴年间,文氏先祖文炳然定居富田村,他要求后人读书明经,要坦坦荡荡、一身正气,而他对后辈的教诲被记录在了族谱中——“自古名才德兼优者,上也”,“不肯忍耻偷生,以辱其国也”。文氏先祖的教诲不但被后辈传承,也影响了整个富田村,使得富田村屡出德才兼备者。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宝祐年间,文天祥高中状元,成为家族的骄傲。公元1275年,元军南下,多数文武百官主张弃城逃跑,不少宦官奸臣屈膝投降。文天祥却变卖家产,召集了3万多人的义军,抗击入侵。三年抗元期间,文天祥带领义军转战江西、福建、广东等地,最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被俘。被俘后,他写下了《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至今被后人铭记。当时元朝廷意图利用南宋的亡国之君劝降文天祥,文天祥不仅没有听从君主的劝解,反而答到“社稷为重君为轻,君降臣不降”,可见文天祥并非愚忠,而是对国家、民族、社稷的大忠!
正气卫家国,捐物传祖训
文天祥被人们称颂为民族英雄,受人敬仰,而他的《正气歌》更是被许多爱国将士唱响在抵抗侵略的战场上。他们视死如归,诠释着军人的浩然正气。这股浩然正气,鼓舞着中华儿女在革命战争年代抵御外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周边景点
陂下古村(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陂下古村座落于富水河畔富田镇西南。陂下村祠堂文化丰富,36座祠堂,堂构迥异,各领风骚。每年正月三十举行的大型民俗活动“喊船”规模宏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天祥陵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占地39公顷,由服务区、纪念区、陵墓区三个部分组成。
白云湖:白云湖是白云山水电站蓄水形成的人工湖,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匡家娘娘祠—崇孝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呈两院三厅结构,由照壁、聚星池、孱亭、厢房、朝楼、享堂等组成,是吉安地区最长的祠堂,占地面积达到了3501平方米。
古街:由王家古街和匡家古街组成,整个古街全长约1500米。
王家大祠堂—诚敬堂(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富田镇王家村,始建于明朝中期,祠堂长82.3米,宽44.3米,总面积为3645.89平米,是江西省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古祠堂,有“江南第一祠”的美誉,在全国范围内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