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路、木骑楼、雕栏花窗、幽深古巷,市井集市,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每个城市的记忆,总要附着在某个地方。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镇城之宝绳金塔矗立在这座南方城市,这些都是南昌具有着浓郁历史记忆的地方,是古往今来南昌人的情结所在。老南昌的底蕴,千年商贾繁华,历史荣光曾在这些地方熠熠生辉。时代变迁,老城厢的魅力早已弥留心间,古老而优雅的气息从每块青砖条石中弥漫开来。蜿蜒曲折的幽深小巷盘绕在古老城市的每个细节之处,似乎里面都有一段难忘的历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广,生活在这寻常巷陌之中的人们越来越少。古巷游正是返璞归真的旅行线路,让我们一起深入古巷老街,感受南昌的平凡生活。
深入古巷老街,感受南昌的平凡生活,阳光照耀在斑驳的木门上,住在老宅内的老人们坐在巷子里择菜,或摇着蒲扇倚在门纳凉,偶然打量着巷子里来往的行人。这便是南昌老街古巷里最浓的生活气息的味道。
最接地气的古巷老街珠宝街:一条并不宽敞的街道,人流量却很大,那些看口味不看装修,藏在街头街头巷角的小店们,就是南昌里最有人情味的体现之一,在这一条年代化的珠宝街小巷中藏着许多经过实践考验的美食,品种多样,让无数男女老少流连忘返。
醋巷路:深街古巷出名人,醋巷因制售老醋而得名,更因我国著名桥梁专家罗英的故居坐落在醋巷而闻名。醋巷是一条东西向的小巷,离中山路也仅仅是3分钟的路程,走在幽静的巷道里感受着历史的烟火气息,看着街道两旁老旧的房屋,别有一番滋味。
箩巷:顾名思义,箩巷因专营竹器用品而得名,兴建于清代末年民国初期。这里的老街木门沉淀经年,似饱经沧桑;有的门破烂陈旧,似历经风雨;有的门沉重厚实,似百年不息。老旧门扉,大多木为底,或钦上木条,或裹上铁皮,或订上铁钉,或布上铁片,斑驳陆离,层次分明,仔细辨别,与时代气息紧密相连。六十年代前以木补门,七十年代以铁皮包裹木门,八十年代以铁片铁钉订门挂铁锁。慢步箩巷,享受深秋熙暖阳光斜照,小巷无人,老巷清幽古韵犹存,在喧器闹市中偷得如此静谧时光,实属难得的乐趣。
翠花街:这是南昌最早的一条步行街,有人曾这样贴切地比喻:如果把南昌的街景看做是一幅幅古朴秀丽的画卷,那么,翠花街就犹如一帧极富诗情的写意小品。翠花街是一条不到百丈的小街,但岁数却有千年。它位于城东广润门内。翠花街古时也称为"贸易街",是金银首饰、珠宝翡翠荟萃的地方,金银翡翠都在翠花街集售。不长的街道上,分布有二十多家金银首饰店。当时,无论是名门大户,还是小康人家,只要适逢婚嫁等喜庆之事,都会到翠花街去挑选几样称心如意的首饰,街上的建筑风格很独特,采用的是中西合璧的小楼,也称之为"骑楼"。
羊子巷:羊子巷原来是回民集居地,设有羊交易市场。清乾隆五十九年的《南昌县志》称这条巷子为羊叉巷,光绪三十三年《南昌县志》才开始叫羊子巷。原羊子巷北至上谕亭街。
友竹花园(高升巷)——明太子太师严嵩当年有座府第,坐落于此。今天的友竹巷正是严嵩当年后花园所有地,严嵩在自己府邸花园内种满了友人赠送的名竹。所以,后人一提起严嵩这个别墅就称为"友竹花园"。 而严府的后门就开在后花园内,当年想在官场飞黄腾达的人都得从后门给严嵩送礼拉关系,所以老百姓称之为高升巷。
六眼井:每条老街古巷的由来,都反映了时代特征。南昌有很多带"井"字的老地名,如六眼井,原本是一口井,由于居民喝水者众多,明代作过一次拓凿,上设六个井圈,方便群众汲水,故称"六眼井"。
老城的交通要道与文化街巷中山路:南昌的中山路是为了纪念孙中山的一次南昌之行而命名的。中山路是南昌的繁华商业街区,那些熙熙攘攘的人流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看了实在兴奋无比。南昌中山路也是南昌小吃一条街,是吃货的天堂,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南昌最美味的佳肴小吃!
榕门路:与繁华的中山路、胜利路相比,榕门路是另外一种情景:百年榕树枝繁叶茂,没有喧嚣,更多的是安静。榕门路是一条商业老街,曾是老牌古玩市场 榕门路和仿古街一直被人们俗称为"古玩双街",一到周末马路边就摆满了摊位,由于这里是长期以来自发形成的古玩交易市场,每到周末,来此淘宝者趋之若鹜。
老贡院:宁王朱宸濠在进贤门内建阳春书院。嘉靖元年移建,移东湖贡院,为全省乡试的考场。清顺治十年迁回进贤门内旧址重建。清康熙二十年又将贡院移至东湖贡院故址,俗称进贤门内贡院为老贡院,该巷因此得名。
书院街:这里有着几百年历史,走出过多位在海内外有影响的文化名人。"多名老南昌人回忆说,对于书院街印象最深的,是当年街上的江南府第式建筑,几乎都是门上铜环、门前石狮的深宅大院。街上最深的府第有六进之多,可想而知书院街当年的繁华景象。"除了书院街街坊之间言语的文质彬彬,就连小巷东头的那位剃头师傅,也和别处不一样,因为他一边剃头,一边能顺口讲出许多连书中也没有的书院街典故。"
深入古巷老街,感受南昌的平凡生活。在南昌老街古巷静心徜徉,任时光冉冉而逝,繁华不再,且将这些带有老南昌气息的老街老巷留在记忆里,成为我们心中难以磨灭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