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县,坐落于武夷山西麓中段、闽赣交界的群山峻岭之中,人们用“钟灵毓秀、黎明山川”来赞誉这里的山水景致及人文风情。黎川建县始于三国时期,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一座藏在闽赣边界的小城,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江西通往福建的重要关口。
老骑楼
在黎川老城区,沿着黎滩河就是传说中的骑楼老街。沿老街的两侧连接着纵横交错的巷道,许多明清时期的深宅大院散落其间,透露出悠悠的的历史风味。老街改造过程中暂时保留下来的一段“老骑楼”,紧邻一旁的建筑已经拆除,可以预见其存在世上的日子也屈指可数了。老街边那些显露着家族荣耀痕迹的老宅,似乎默默地倾述着古城的兴衰沉浮。从已经改造完成的位于老街中段一幢“新骑楼”的山墙上,似乎读出了改造工程要实现的宏伟目标——复建“百店”;修复“百堂”;挖掘“百业”;纪念“百人”,真是豪气冲天!
古廊桥
在老街中段的两河交汇处,矗立着两座形制各异的古廊桥——新丰桥和横港桥。横跨于黎滩河上的新丰桥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公元1504年),全长86.9米,五墩六孔,长廊飞渡,桥堡耸立,远远望去,古风犹存。
船屋
位于闽赣边界古道要冲的“东华山水景区” 距离县城31公里,总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景区内有万亩原始森林和清澈蜿蜒的河谷,有天然的暖水温泉,还有神秘的船屋,目前度对游客开放的项目是船型古屋景区及温泉景点,门票价格20元。
船屋外形雄伟壮观,俯视为船,寓意同舟共济;坐西朝东、船尖指北方——“船型古屋”建筑实际上是“洪门”文献中曾多次提到的同舟共济、反清复明宗旨的物化形态——“洪船”;船头指向北方京师,暗示反清复明之意图。船屋整体建筑面积约10亩,36个天井、72个地漏、108间房、屋高6米。依次有神堂、上厅、中厅、下厅、廊厅五个单元构架。与普通民宅不同,船屋的每间屋子的面积小,而且间间相通,显然这也许是为了驻兵考虑而建造的。
船屋景区内、洲湖村“黄东溪公祠堂”内墙上的、保留了全国仅有、寓意非凡的“双龙争鼎”壁画,该幅壁画于2006年4月被偶然发现,图中画有左右两条龙在争夺中间的宝鼎。“黄东溪公祠堂”内的舵窗,因其外形像船舵而得名。这种窗形实属罕见,并且在圆形舵窗的地面上铺有方砖,蕴含“天圆地方”之意,这里圆窗为天,方砖为地,中间八支箭汇(会)集,似包括有“天地会”之意。另舵窗中八支箭汇向圆心,似有八方分舵汇向总舵之意。据专家考证,舵窗象征“天地会”总舵的标志。
距离船屋1.5公里处的天然暖水温泉,单井日出水量达1368吨,终年恒温在48.5—52°C之间,属天然深层地下熔岩热矿泉。这处温泉在国家出版的地图上都有标注,然直至目前尚未充分开发利用。
黎川,一座藏在闽赣边界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