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大厝的特点是红砖红瓦,非常艳丽。中国各地的民居,都以青砖灰瓦为主,不但因为青砖的质量优于红砖,还有建筑制度上的原因。红色是高等级建筑才能使用的颜色,例如皇宫和寺庙。闽南民居不但铺红瓦,还使用红色筒瓦,僭越了分寸。闽南人为什么盖这样的房子,又为什么有胆量盖这样的房子呢?
闽南民居的风格极其鲜明,令人过目不忘。闽南民居都使用红砖红瓦,屋脊都呈弧线,不少为两端斜入高天的长燕尾形,风格艳丽而张扬。福建的民居类型十分丰富,最奇特的要数闽西南土楼,最绚丽的是闽南红砖大厝。最完整的红砖大厝,应该是中间一座南北向的五开间三进院落,东西各带一排侧向护厝,围绕正厅,形成一个向心的整体。
闽南传统民居的特色,有几点特别引人注目:
首先是大量使用石材。中国传统民居以木构为主,很少使用石料,但闽南民居却大规模使用当地盛产的白色花岗岩,不但作为台基、阶石、柱石、门框,还作为裙墙(当地称壁脚)垒到齐胸高。我在惠安还看到过全用石材建筑的房屋,包括墙壁、梁柱、楼板,统统使用条石。他们把石材当木材用了。
其次是红砖红瓦。中国各地的民居建筑,用的都是青砖灰瓦,只有闽南民居使用红砖红瓦,他们称为“红料”。 闽南的红瓦分两种,板瓦和筒瓦。这很奇怪。一般认为,青砖灰瓦的质量更好。
再次是屋脊。闽南民居的屋顶正脊或者为马鞍脊,或者为燕尾脊,都是中间凹陷两端微翘的优美曲线。燕尾脊更正式,两端探出高昂翘起,尖细,有轻灵飞动之势。如果是五开间房屋,屋顶再多出两条燕尾,仿佛一大一小两双翅膀在飞翔。在中国各地,民居很少使用燕尾檐。
还有装饰。闽南民居的细部装饰极其讲究,其镜面墙、牌楼面、屋脊、归尾和水车堵等处,都是装饰重点,成为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和彩绘工匠的才艺展示场所。为了保证色彩艳丽,闽南还发展出交趾陶、剪贴等独特工艺,装点得花花绿绿。
从外观看,闽南传统民居造型优美,色彩鲜艳。为了防御台风,房屋通常建得低矮沉着,但檐角高翘,带来一种向上飞起的动感。从色彩看,底部是白石壁脚,上面是红砖红瓦,红白对比,明艳动人。细部装饰精雕细刻,万紫千红,绚烂已极。我称闽南建筑俗艳,我的闽南朋友有些不高兴。
闽南是接近北回归线的亚热带地区,阳光灿烂。当你在碧海边,龙眼树与荔枝林的绿阴间,看到一幢幢鲜艳的红砖大厝,会觉得特别亮丽,精神一振。
闽南红砖大厝的起源至今还是一个谜。中国各主要民居类型里,唯有闽南使用红砖红瓦,受其影响,邻近的莆田、仙游,以及闽南方言区潮汕和台湾等地区,都建起了红砖大厝。有人称这一地区为红砖文化区。通常说的闽南,指的是原泉州、漳州二府的辖地,现在则分属厦门、泉州、漳州三市。
在泉州的石头街上,我们可以看到闽南建筑的两种独特风格:沿海一带筑土墙,往往用蚌壳、海蛎壳等贝壳烧制的壳灰代替石灰,可以防止海风带来的酸性腐蚀。更有意思的是闽南人往往将海蛎壳直接夯入墙体,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如果附耳倾听,不知能不能听到大海的潮声?而右面的墙壁则是“出砖入石”,这种墙既非砖墙,也非石墙,而是砖石瓦混砌。石是不规整的白色毛石,红色的碎砖碎瓦,间杂筑在一起。蔡氏古民居位于泉州南安,主要由旅菲侨胞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兴建,整个建筑群,东西长200多米,南北宽100多米,总建筑面积16300平方米,包括住宅、书堂、宗祠等,自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宗族村落。主体建筑为硬山式屋顶,是闽南传统民居中的典型代表。
闽南建筑“扬葩而吐藻”,集石雕、木雕、彩画、剪贴于一身。难怪明末江苏人王世懋到福建做官时,感叹闽南民居有点像帝王的宫殿,喜欢于建筑内外大肆装饰。闽南大厝的室内布置,漆红的大柜,镂金的木雕,尽显生活的富足。
看现有的闽南红砖大厝,多处僭越了历代规定的建筑等级制度。例如红色一向为皇宫和高等级寺庙专用,严禁官民铺设彩色屋面,但泉州一带民居不但红砖红瓦,还使用红色筒瓦,严重违反了法规。
闽南大厝同样面临着在现代化浪潮下夹缝中生存的困境,图为位于厦门岛内的九十九间房,这是厦门最大的单体古民居,由清代末年的商人石月中、石日华父子营建。今天,这座古厝的辉煌已不再,杂草丛生,墙缺瓦碎,大部分房子出租给外来打工者。来到这里的人,只能从宏大的建筑规模与独出心裁的建筑风格上感受当年古宅主人的风光。
近500年来,南中国海附近地区风云激荡,西欧、南洋和中国等建筑文明相互碰撞、吸收和融合,丰富了各自的传统。中国古代民居一片青砖灰瓦,如同静默的黑白世界,有点单调沉闷,幸好闽南人创造的红砖大厝带来了色彩,以及永不停息的飞翔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