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目中始终对古城有一种莫名的向往,她像一个神秘而又深邃的符号常常蛰伏在心灵的一隅。运河古城台儿庄的存在就像一种留守,历经岁月的洗濯和尘世的熏染默默地坚持,在世袭的承接中延续着守望的姿态。因此,也让人多了一些追随和想象。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运河古城台儿庄是模糊甚至陌生的。但是,运河古城台儿庄却因大运河清晰、明朗而深刻。大运河的开凿是一个奇迹,但是因此而衍生的那么多风情万种、柔婉曲折的故事和传说可能连她的建设者都是史料未及的。大运河纵贯南北,也许是对台儿庄这片土地独有的眷恋,明朝万历年间,南北走向的大运河忽然通过微山湖往东转了个弯。人们相信这是一种神秘诱惑的使然而绝不是探寻的迷失,因为这惊鸿的一瞥,台儿庄就在大运河1700多公里的绵延和千年流淌的韵致中闪亮起来。
历史的纷纭掩盖不了台儿庄往日的繁华。据清《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当时即呈现出了“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华胜景。
而真正让台儿庄声名远扬的却是一场让她香消玉殒的战争。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10平方公里的台儿庄古城内外与侵华日本精锐师团浴血奋战16天,以三万血肉之躯歼敌一万余众,取得了中国抗日正面战场上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英雄台儿庄也因此成为了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也因此铸就了一座华夏民族巍峨的精神丰碑。
“三千人家十里街,连日烽火化尘埃。伤心几株红芍药,犹傍瓦砾惨淡开”。诗人的伤感抚平不了战争的创伤,台儿庄往日的繁华也在战火的硝烟中沉寂了。
往往,创伤会让人刻骨铭心,创伤也孕育着重生的希望。终于有一天,运河古城台儿庄在创伤的梦靥中苏醒了。发现需要一双慧眼,这双慧眼应该穿透千年。从历史的光影中清晰而准确地捕捉到了台儿庄这座小城匍匐的脉动,拂去时光的尘埃,那座沉睡了多年,富含底蕴和灵气的古城就在独特的视觉中鲜活起来了。
走进运河古城台儿庄,忽然间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一幅清明上河图,十里画廊卷不住”的隽永画卷徐徐展开,让你心向往之,流连忘返。漫步青石板铺就的街巷中,小桥流水依旧,满目粉壁黛瓦,汩汩细流飞珠溅玉,丝丝古香穿透心脾,禁不止深深呼吸、品味,让感觉尽情地触摸一下千年古城温润的气息,饱览一次古城一觉千年后的惺忪和缱绻甚至她回眸一笑的千年风情。
台儿庄是博大的,台儿庄又是深邃的。她融南汇北,东西合璧,因大运河而特有的移民文化使她富含了文化和精神的特征。往日的喧嚣和繁华,包容和接纳使她不折不扣地成为了一座庞大、蔚为壮观的建筑博物馆。当年繁华的水旱码头,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也因此造就了古城北方大院、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岭南建筑、鲁南民居八种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因此她也兼具了南方水乡的精巧雅致和北方古城的大气恢弘。
徜徉在秋日润湿的石板街巷中,如同翻卷着散发着古韵幽香的日历,一张张、一片片细细审视、品味,年代久远、风格各异、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的久和客栈、扶风堂、天水堂、谢裕大茶行、文汇酒楼等等就一一在历史的烟云中复活了,如同万家大院里那颗古老的银杏树,扶摇过古风的雅韵,见证着今天的记忆,让人不禁感叹世事轮回,生发出许多“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怅惘。
与其它古城不同,台儿庄古城在曲水回廊间汇聚了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世界五大主要宗教及关帝庙、泰山娘娘庙、妈祖庙等中国民间信仰的七十二庙宇,这千里运河沿线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无不表现了她的接纳和包容,让南来北往的众生在这里都能寻觅到灵魂歇息的驿站,感受价值的归宿和认同。
今天,台儿庄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台儿庄古城也将成为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世界上第四个重建的古城。望着船型街和天后宫那若隐若现的轮廓,台儿庄古城已轻展开她华美盖头的一角,待到她一展笑颜的一刻,台儿庄就一定给世界一个惊艳了!